國家提出的去產能目標是:煤炭、鋼鐵行業(yè)未來3年至5年內分別壓縮產能5億噸左右和1億-1.5億噸。不過,記者梳理各省去產能目標發(fā)現(xiàn),鋼鐵第一大省河北一個省壓減的鋼鐵產能就達1億噸,而晉陜蒙三大煤炭主產區(qū)要化解的煤炭產能已經接近4.8億噸,如果再算上其他省份,地方壓減力度遠超國家預期。
近期,各地紛紛簽訂煤炭、鋼鐵去產能目標責任書,向國務院立下“軍令狀”。鋼鐵、煤炭化解過剩產能工作也全面進入實施階段。
國家提出的去產能目標是:煤炭、鋼鐵行業(yè)未來3年至5年內分別壓縮產能5億噸左右和1億-1.5億噸。不過,記者梳理各省去產能目標發(fā)現(xiàn),鋼鐵第一大省河北一個省壓減的鋼鐵產能就達1億噸,而晉陜蒙三大煤炭主產區(qū)要化解的煤炭產能已經接近4.8億噸,如果再算上其他省份,地方壓減力度遠超國家預期。
分析人士指出,在供給側改革大背景下,地方積極定指標去產能是大勢所趨。目前部分過剩產能在創(chuàng)造就業(yè)和利稅方面已經很難有所貢獻,甚至反過來成為地方的“包袱”,地方政府有動機去產能。
此外,中央1000億元專項獎補資金對地方來說既是“誘惑”又是激勵。一位部委官員對記者直言,地方上報的目標比較多,可能與爭取國家的政策補貼有關。
“沖動”與“決心”
未來3年至5年,化解鋼鐵過剩產能1億-1.5億噸、煤炭過剩產能5億噸左右,這是今年2月國務院6號文和7號文分別給出的鋼鐵、煤炭去產能的目標。
作為對接落實,各地近期相繼制定了鋼鐵、煤炭行業(yè)化解過剩產能實施方案,明確了“十三五”期間的總體安排,擬定了分年度的產能壓減或退出計劃。
山東省在實施方案中明確,3年內鋼鐵、煤炭產能將分別壓減1000萬噸、4500萬噸,5年內近六成煤礦將退出。貴州則計劃用3年至5年時間壓縮煤礦規(guī)模7000萬噸左右。
一些能源大省壓減規(guī)模更大。山西計劃到2020年壓減煤炭產能2.58億噸;內蒙古提出力爭用3年到5年時間化解煤炭行業(yè)過剩產能1.79億噸;陜西重新核定煤炭產能,擬減少過剩產能4006萬噸。
鋼鐵第一大省河北提出的目標是到2020年鋼鐵產能要壓減到2億噸以內,這也就意味著5年內要壓縮1億噸產能,有六成的鋼鐵企業(yè)要被關閉、整合。
從各地提出的具體指標來看,僅幾個煤炭鋼鐵主產區(qū)提出的目標就基本上可以滿足國家去產能目標額度,如果把各個省份的任務目標匯總,數(shù)字會大大超過國家預期目標。
在供給側改革大背景下,地方去產能的決心很大。據了解,地方去產能的目標并不是簡單地提出即可,而是要簽訂目標責任書,向國務院立下“軍令狀”,并且要把任務目標分解到有關地方和企業(yè),開出具體時間表。
“包袱”與“動機”
對于地方上報的去產能目標比較多,一位部委官員直言,“可能和爭取國家的政策補貼有關。”
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,在化解過剩產能方面,中央財政安排1000億元專項獎補資金,重點用于職工分流安置。5月10日,財政部發(fā)布《工業(yè)企業(yè)結構調整專項獎補資金管理辦法》,對于5年共計1000億元的鋼鐵煤炭化解產能配套資金如何分配和使用有了具體的說法。
一周之后,財政部再發(fā)通知,中央財政撥付2016年工業(yè)企業(yè)結構調整專項獎補資金276.43億元。已撥付資金主要根據發(fā)改委、工信部等部門審定的地方鋼鐵、煤炭化解過剩產能任務量和需安置職工人數(shù)等基礎數(shù)據和地方財政部門的申請支出。
此外,財政部還表示,本年度結束后,鋼鐵煤炭化解過剩產能部際聯(lián)席會議將對各地區(qū)鋼鐵、煤炭去產能和職工安置有關情況進行核查,中央財政將對超額完成目標任務量的地方,按基礎獎補資金的一定系數(shù)給予梯級獎補資金。
上述激勵政策是地方積極申報的原因之一。不過,摩根士丹利華鑫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章俊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:“中央相關預算及政策規(guī)模有限,不是地方所有上報的都能納入去產能計劃,中央會在地方上報的基礎上有選擇的納入去產能計劃來逐步推進?!?/p>
據了解,目前國家已經展開去產能首輪試點,鋼鐵首批試點包括山東、山西、河北以及國資委旗下多家央企,煤炭則包括黑龍江、山西、陜西以及國資委旗下多家央企。
事實上,除激勵政策外,地方去產能更多還是借國家力推供給側改革的契機實現(xiàn)經濟轉型升級。
貴州社科院經濟研究所所長黃勇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,前些年很多地方以能源為主來發(fā)展特色產業(yè),比如內蒙古、貴州、山西等地。但從2012年開始,這些產業(yè)從拉動經濟增長的主力變?yōu)橥侠劢洕鲩L的負能量,因此地方對去產能很迫切。
章俊也認為,目前部分過剩及落后淘汰產能在創(chuàng)造就業(yè)和利稅方面已經很難有所貢獻,甚至反過來成為地方的包袱,地方政府當然是有動機去竭力去產能。